《问学札记》:是谁传下这学术的行业,黄昏里挂起一盏灯

  • 高慧铃
乍看书名,我期待这是一本类似钱穆《师友杂忆》的叙述:学者自述学术历程,读者读出学者的养成。我期待从中看到,这些学者是因怎样的心态和学习契机,造就今天学术路上的他们?他们平时都读些甚么书?在学术氛围淡寡的马来西亚如何保持著专业书的阅读量?这些散落在各地读博的学者,各有怎样的学术机遇?遇到哪些大师级的老师?各个地域的学术生态,又有甚么不为外人知的内幕?
     以上这些期许,零散地在各篇读到。像李干耀〈筑梦、圆梦的风向仪〉,叙述了学术路上所遇到的大师级的老师,并将深受启发的话语记述下来,异常珍贵。
他记述当初继续深造修读硕士,受到巫校长和陈博士的鼓励——“会游泳的人就应该到深水去”。这样的话,对于走在学术路上摇摆不定的后人,或起鼓舞作用。学术研究枯燥乏味,钻研得越尖细,越容易质疑其价值。如今读博人数越来越多,博士毕业未必都会走上学术之路。这些文字,恰好是前辈予后辈的共勉。我想,编者萌生编纂“学术随笔”书的初衷,善意即在启发与共勉——给学术路上前仆后继的人启发与勉励,如暧暧暮色终点照著光。
     编者称本书的编辑概念起始于大量阅读中国出版的学术随笔,这些文章“既有一定的学理性,又含有学者的性情与情怀”,“往往最能体现读书人的学术与社会情操,而其相对较少的`硬性’或许对读者更能起启迪之效”。这样一个让人心生憧憬的出版起点,未必有完美落点。22篇“问学札记”羼杂著一些“游记”、“工作经历”,破坏完整的编辑概念,倒像是“杂记”。
     试着对照部份文章的完稿日期及本书的出版日期,2008-2012 年,历时之长,其中辗转与难度可想而知。或在邀稿过程传达不清,才有偏离主题的内容。然而作为起点,尽管有所不足,这样的选题非常吸引人。惟本书轻松阅读的定位,能否吸引一般读者,我不持乐观。
     尽管这本集子有〈跋〉说明编辑趣旨,但编者许德发的文章〈在历史中独思——夜读札记两则〉当作〈跋〉文以视,未尝不可。就像是阅读《史记》必先从〈太史公自序〉读起一样,阅读这本书,建议从编者的这篇文章读起。

原刊 星洲日报/文化空间 2014.01.13

0 意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