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景云的“自学”功夫

  • 杨善勇
一个人的学力和学历,说实在话,确实没有绝对的关系。那一纸亮丽的名校文凭,或许可以方便一个人毕业之后谋生;可是,学养到底不能因此练就。

张景云先生的小品随笔和大块文章,显露的也正是这么一回事。新著《犬耳零笺》(吉隆坡:燧人氏;2014)作者简介里景云先生回忆他的求学生涯,是如此的匆匆,可是,他的成就之斐然,确是不可思议。

开始,他自己初入菩提小学寄宿六年,继在官立青草巷师范学院念初中三,然后在韩江插班高中一,同年八月“被开除”。不过是16岁的少年,他“过着滚石般的生活”。

因为没有跟着一般学堂的课程和规范团团转,他在图书馆自学的那些知识,反而因此无限扩张。《犬耳零笺》记录的笔记,既是他读书的心得,也是他一身学问的流露。

文章写在1988年至1994之间,所记之事,更在此之前的二、三十年之间。书成之前,景云先生补给笔记,还有不少新意和新得。他的功力之厚,由此可见,自不待言。

西方的大哲思潮,东方的人文景观,全球的经典名著,全在《犬耳零笺》的字里行间散见。篇章的重心和人物,不少都是读者相对陌生的。相比之下,正好从中看出学堂正课的种种不足之处。要是当初他仍在课室上课,这个国家还有张景云先生吗?

可惜,马来西亚的国家教育部,时至今日还搞不清楚状况。从小学到大学,学生匮乏的,恰是张景云先生“自学”的那一身功夫。他们读的,他们背的,他们懂的,他们考的,全是SOP的作业。

除此之外,他们就没有能力举一反三了。何解?学校的课本从来没读过啊?那么,面向一道道前所未有的问题,这些新手初哥,刚在职场,怎么可能找到应对之道呢?《犬耳零笺》展现的 KPI,我这一辈子恐怕也学不了皮毛。
《光华日报》2014年12月8日

0 意见: